机器人替你炒菜、洗衣:Mobile ALOHA会颠覆家政业吗?
近几天,谷歌展示了机器人研发最新成果: ALOHA烧水、打鸡蛋、焯虾仁,然后在平底锅里滴油、倒入蛋液、加入虾仁、翻炒、起锅、装盘……很快,滑蛋虾仁便烹饪成功。稍后,机器人还演示了干贝烧鸡、蚝油生菜等粤菜的烹制。
在其它几部视频里, ALOHA还演示了更多家政技能:早晨拉开窗帘、打扫房间、浇花、煮咖啡、洗衣服、倒垃圾、逗弄宠物猫玩耍,甚至用电动剃须刀为(项目共同负责人) Fu刮胡子,然后铺床叠被、服侍主人上床后掖好被子、关灯退出,最后还自行接上插头为自己充电。
观众无不震动,纷纷留言称赞,评价道:最难得的是眼里有活、这才是我想让机器人帮我干的事、赶紧量产吧……
创始人 称赞道:“超酷的新家庭机器人平台,很高兴看到更多工作往这个方向走!”
高级科学家Jim Fan则表示:“很快,硬件将不再是我们实现人类级别的机器人的瓶颈,而是‘大脑’。”
这款实验性机器人研发原型,是旗下人工智能品牌与 三人团队合作研发,全称 with Low-Cost Whole-Body (低成本、全身性、远程操作、有学习能力、使用双手、移动操作)实在太拗口且晦涩难懂,还是谐称为 ALOHA(夏威夷问候语)简单、形象、亲和。
ALOHA的研发成本仅为3.2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22.9万),可通过模仿学习,执行各种复杂的家政任务。每项功能只需50次人类演示,共同训练可将其学习成功率提高到90%。研发团队说:关键在于“利用静态ALOHA数据共同训练模仿学习算法”,这能“持续提高性能,尤其是在需要精确操作的任务中”。
ALOHA的三人研发团队,有两位亚裔学子:论文第一作者 Fu(傅子鹏,项目联席负责人)是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博士生,同时在谷歌担任学生研究员。Tony Z. Zhao(项目联合负责人)是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生,同时在谷歌担任兼职研究助理。论文的第三作者 Fin是前两人的共同导师、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助理教授,她是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的师徒三代 、 、 Fin之一,他们发表的论文数量,加起来可占AI+领域的半壁江山。
研发团队中的Tony Z. Zhao乐观地认为:“2024年将是机器人年,( ALOHA)仅仅是开始!”而谷歌团队透露:要为机器人制定相应安全规则,要求它们不能尝试会触及人类、动物、尖锐物体或电器的任务。
AI+产业评论认为:也许不用等太久,一个好用且相对便宜的家用机器人,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。
从全球市场来看,80亿人按“二八定律”计算,其中16亿人、约4亿户有可能消费得起这类智能型家政机器人,其中失能失智老人、需要医护服务的伤病人员是绝对刚需。所以,未来类似 ALOHA或更先进的智能型家政机器人,市场规模将达到数亿、数以十万亿美元计的产业规模。资本界、科研界、产业界……当然高度支持。
但凡事都有两面性,数亿智能型家政机器人的份额,也就意味着其将替代数亿名从事家政服务、医疗看护、护理业,甚至部分服务业的就业机会。还应该看到:如果机器人能学会做家政,那么同样也能学会流水线生产。事实上,Elon Musk旗下Tesla主导的智能工业机器人“(擎天柱)”研发,就是针对工业端的,它已经学会搬东西、拧螺丝,继续“深度学习”下去,总有一天能达到(人类)八级技工的水准。
AI以及其行动端延伸——机器人研发的巨大进展,足以影响人类未来的迭代型进化,甚至会改变西方国家的政治走向。
如果再经过10年发展与“深度学习”, ALOHA、这类机器人,甚至更新一代的通用智能机器人,在产业层面成规模应用,达到千万、上亿数量级。那么,在生产线和服务业上就不再需要从第三世界来的新移民。
目前,机器人在家政业,仅仅是科研层级的蹒跚起步。但这种阶段性进展,已经被投资界看到,下一步就是大量资金注入,研发进展必将加速,开始向产业化生产、市场化实用、通用化升级,逐渐发展到稳步前行、小步快跑、大步流星、极速狂奔……AI操控下的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的挑战,将是全面且革命性的。
最新更新
推荐阅读
猜你喜欢
关注我们
